.

.

2011/04/19

地鐵是城市發展的量尺







全球發展最快的10個城市,到2025年,中國佔了9個,依次是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重慶、深圳、廣州、南京、杭州如成都,唯一入選的外國城市,是排第3的紐約。而若要評定一個城市的發展速度,其中之一評準,非興建地鐵的規模莫屬。

地鐵的好處,除了令到交通便利,減少路面汽車擠塞,節省旅途中時間,提升城市的級別,更重要的是減少汽車流量造成的環境污染,以及迅速帶來巨大財富,地鐵沿綫的地價勢必水漲船高;但在興建地鐵期間,也帶來不少破壞,沿綫原有的建築物必須拆遷讓路,縱使是有文化遺產價值的古跡,老年大樹必須砍伐或移植,施工期間,附近商店的營業額勢必受挫,要等到地鐵落成才恢復。

中國這樣一個幅員廣大、城市眾多的地方,2006年,全國只有10條地鐵綫,保守估計到了2015年,增加到86條。而建地鐵是筆很大的投資,不是每個市府的財政預算都辦得到,多倫多市便有這方面困難。目前,中國國務院批准建地鐵的城市,儘管只得25個,各地施工的毛病已陸續出現。據報道:武漢的百年老街要被「腰斬」,有83年歷史的湯包館「四季美」歇業,眼鏡店「精益」要搬去鄱陽街。昆明龍頭村的一幢晚清古屋遭拆遷;大連中山廣場的15棵百歲老樹要轉移,其中有雪松、銀杏和水杉,北京、青島、南昌都有類似問題。

專家說,移植後的樹木,生存環境惡化,存活率僅得一半;一棵法國梧桐,一年可吸納1至2噸廢氣,移植後,至少5年內都達不到這個水平。已故名建築家梁思成語重心長說:有些破壞,日後要用更大的代價找回來,甚至永遠無法找回。天安門廣場就是例子。

北大美學研究中心的教授彭峰說,在美國,一個工程要上馬,必須通過三方面的評估報告:技術可行性,所得經濟效益和美學景觀的保存。三個評估報告,分由合格的顧問公司和研究所承擔,各自獨立,缺一不可。

在中國急功近利一窩蜂的興建地鐵熱潮中,顯然並未採取這樣謹慎完備的發展模式,可預料將來,喪失的價值,「要用更大的代價找回來,甚至永遠無法找回。」到時擠在地鐵車廂中的方便乘客,肯定再難有時空去衡量文化遺產存留的利弊。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