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0/05/03

錢鍾書的「謬判」



龔鵬程在<<錢鍾書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>>裡,一開始便承認受過錢氏影響,在他的作品中汲取引用、申論借助了不少。例如,唐詩宋詞風格之區分,不在朝代,而在體性,張英、黄濬、吳宓都有談及,以錢鍾書講得最清楚;陶潛聲名的顯晦,也講得最好。

至於錢指晚明文學是「餖心飣肝,拗嗓刺目之苦趣惡道,奇思棘句,文怪僻而意膚淺,且隱隋躓理,如鼠入牛角,車走羊腸」,都深得龔同意,因而感佩其沾溉之溥。這又與周作人、林語堂等的推崇晚明小品,剛好相反。

不過,龔鵬程對錢學並非完全「低首下心,斂袵無異辭」,應訂訛修正之處,便加修正,以其名著<<宋詩選注>>來說,他便覺得錢鍾書選得偏,主題挂帥,令人失望。

龔認為錢氏作詩由「同光體」起家,于宋詩濡染甚深,反倒批評宋詩的毛病:反映不足,沒有歌頌梁山泊造反;詩以形象思維為主,宋詩愛講道理,好發議論,賦多而比興少,致味同嚼蠟。更糟糕的,是不會寫愛情。因此,「大判斷」未超過唐人,只在「小結果」上用功:着力某一意思比唐人透徹,某一字眼和句法比唐人工穩,整個格局不脫唐人勢力範圍,以「流」為「源」,錯把抄書當作詩。龔認為錢的詩觀和見解不離反映時代環境,唯物論存在决定意識那一套。

他覺得宋人寫人情世故,遠非唐詩所能及,寫不寫情詩並不重要,何况情有濃淡層次之分,宋詩寫情凝斂,愈工愈具格調,錢氏把問題處理得太簡單,整體理解並不準確,龔稱之為「謬判」,而論學常在枝枝節節逞其博辯,不顧義理之安實否?

有多國語文修為而博學的錢定平,2002 年出版了本<<破圍>>(破解錢鍾書小說<<圍城>>),而引起錢夫人楊絳的不滿,其後雖和解,評錢幾已成禁忌:龔自己也說,「要評騭錢鍾書,須也有他那樣的學問,」隨又說,「這當然很難,然而又並非真的那麼難」,相信龔先生也找到了說服楊絳的技巧。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