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0/04/29

上乘的批評並非有讚冇彈


1925 年成立的清華研究院國學門,為時甚短,前後僅四年便結束。聘請的幾位教授:梁啟超、王國維、趙元任、陳寅恪、李濟等(左圖左起依次是趙元任、梁啟超、王國維、陳寅恪、吳宓,陳丹青繪),次年八月才到齊,
翌年王國維便自沉逝世,下一年梁啟超因病離去,次年也逝世,趙元任和李濟又常在外調查方言和考古,實際上,只得吳宓在協調和未婚的陳寅恪在獨力支撐。

趙、陳、李的事功都在十年後,學生當時學到的,僅有語言學加上一點考証功夫,也沒有辭章和義理課程,治梵文、佛教史、中古史、西北史地的寥寥可數,又往往以材料當証據,繁瑣當精密,能創通大義者更少,亦即缺乏思想家。所以,龔鵬程接住說,清華國學研究院的成果,其實有限,一些相關追憶,有誇大其學術表現和地位之嫌。

陳寅恪(右圖)13 歲東渡日本,兩年後返南京,旋以考取公費留學,再度赴日,一年後因脚病返國,遂入吳淞復旦公學。1910 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,繼而游學瑞士和巴黎,1914 年因戰亂返國,4 年後再出國,入美國哈佛大學主修梵文和巴利文,3 年後再轉往柏林大學研究院深造,可以說,他37 歲之前,一直在國外學苑中徜徉。

儘管他的朋友和學生常艶稱其外文能力,懂10 多種語言,他卻在給羅香林的信中說,「外國文字,弟皆不能動筆作文」,大抵他較精通的是梵文和巴利文。

向清華校長曹祥雲推荐陳寅恪的,是他在哈佛結識的吳宓,「當時即驚其博學、而服其卓識」的也是吳宓;但陳的考証有時也令人困惑,例如他說華佗之名,即印度的神藥(Gada) ,而「孫悟空大鬧天宮」和「豬八戒高老莊招親」皆出自印度民間故事,都值得商榷,只因時人缺乏相關語文知識,以為他真的「破了昔賢之妄,辨出中印影響之迹」,「而驚其河漢,莫不低首下心」,龔鵬程說,陳氏一肚皮印度知識無處張皇,于史冊說部中捕風捉影。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