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0/04/28

龔鵬程的博通




批評除了要言之成理,要言不煩,有兩件事似應特別注意,一是性質問題,提出的是建設性批評,還是破壞性批評,二是態度問題,謙和還是傲慢,最要不得的,是惡毒攻擊。

如果是出於善意的建設性批評,態度謙和的話,受批者,鮮有不從善如流,想辦法糾錯改進,除非對方是固執的蠻牛,那就是性格問題了。

我覺得偶像破壞者,先天就不足,首先,偶像之能成偶像,必有其原因和理由,不一定是閣下贊同的理由;在一個百花齊放、多元共飊的社會,各說各話最好,受眾不懂分辨,他自己沒趣罷了。其次,是評者先主動出擊,無風起浪,並非對方衝着你來,食得鹹魚抵得頸渴,一切後果自負。既然先天不足,後天就得格外留神,用字遣詞要謹慎,以免混淆目標,被人懷疑你在妒忌對方的名氣和成就。

當今芸芸學者中,治中國思想史卓然有成的,首推台灣佛光大學前校長龔鵬程,龔先生涉獵極廣,儘管還未見他西洋思想方面的專著,但他並非像有些治國學的學者,對西學完全障隔。龔先生著作等身(70多部),相信遍讀完的人不多,今就以上面一段文字相關的<<近代思潮與人物>>談一談。

此書最後一組文章,論及的學人,有清華國學院諸子(梁啟超、王國維、趙元任、陳寅恪、李濟等)、魯迅、顧頡剛、林語堂、梁實秋、錢鍾書。粒粒「大嘢」,個個偶像,批評任何一個,都可能成箭靶。龔先生也知道,講多了得罪人,要舉例說明受不良學風影響的亦步亦趨者時,便即打住,掌握得甚有分寸;縱使這樣,在他評論人事的每篇文章中,都有相當數量的信息,足夠讀者細加品味,進一少探究,不像有些論人文章,欲言又止,模稜兩可。這是喜讀他作品的原因之一。

記得多年前,在蘇賡哲的飯局上與龔先生有一面之緣,想不到他的豐富學識潛藏不露,我輩卻信口雌黃。

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