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0/04/01

獨多怨偶





英國劇作家湯史托柏(T. Stoppard,左圖)長達9 小時的三部曲歷史劇<<烏托邦彼岸>>(The Coast of Utopia),分別是<<航行>>,(Voyage)<<失事>>(Shipwreck)和<<獲救>>(Salvage),講的是俄國革命前,1833-66 三十多年裡一群俄羅斯知識分子的遭遇。

第一部<<航行>>的背景,在俄羅斯境內的鄉村,莫斯科和聖彼得堡,第二部<<失事>>交代13 年後,這群知識分子在歐洲其他城市的流亡生活。第三部<<獲救>>的時間跨度為12 年,發生在倫敦和日內瓦兩大城市。

<<航行>>以鼓吹無政府主義的巴枯寧(M. Bakunin) 和他的家人為主,社會主義之父赫爾岑(A. Herzen)要到<<失事>>和<<獲救>>才步上前台。正如標題顯示,第二部<<失事>>一語相關,既是沉船,也是政治生涯的失落。

此劇倫敦初演時,後期是一天內演全的,2006年在紐約林肯中心則是分部上演,只有3 個周末,觀眾才能一天內一氣呵成看完。此外,在俄國(右下圖,上演時海報)和日本也上演過。<<烏托邦彼岸>>中國國內有孫仲旭譯本,大概暫時只能讀讀劇本

巴枯寧的家庭問題,是他和幾個妹妹的關係,以及她們的戀情,赫爾岑也有他自身的困擾。他和第一任太太娜塔莉的結合,年青時是彼此相濡以沬,互相尊敬,但後來在法國尼斯時候,娜塔莉卻愛上一個根本不值得愛的浪漫派詩人,她以為並不妨礙他與赫爾岑的夫妻關係,結果傷害了她自己,赫爾岑也顯得異常激怒,非要她承認通奸,同時把那個浪漫派詩人趕走。娜塔莉當時正懷孕,備受打擊,尤其赫爾岑的母親和他們失聰的幼子海上遇溺身亡後,不久她自己也去世。赫爾岑在倫敦時,孤單落寞,靠一個管家替他帶大孩子。

事有湊巧,赫爾岑生命中的第二個紅顏,也叫娜塔莉,但今次他愛上的人,卻是童年好友奧加遼夫的太太,赫爾岑指責前妻的罪行,自己犯個正着,以往的不幸,並未使他汲取教訓。年青時,他和奧加遼夫在莫斯科麻雀山上信誓旦旦的革命豪情,也都化為烏有,而他和奧加遼夫合辦的<<鐘聲>>雜誌,從莫斯科到倫敦復刊,鼓吹革命上起過一定的作用。

他讓第二個娜塔莉把他自己的親生女兒奧爾嘉趕走(婦人說:「不准再哭,要不然我替你灌腸!」) 可憐的奧加遼夫找了個英國女人做情婦,生了個小孩,然後,兩家人全都住在同一個屋頂下,那時代似乎獨多怨偶。也許革命家的私生活都避免不了濫情一面,盧梭如是,馬克思如是,巴枯寧如是,赫爾岑也如是。

此劇出現的其他俄羅斯文人,還有文評家別林斯基(V. Belinsky)和著名小說家屠格湼夫(I. Turgenev)。
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