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10/03/04

銀行改革問題


除少數來歴不明的黑錢,現代人大多數把手上的現款都存進銀行,銀行錢愈積愈多,像國家金庫,萬無一失,無往不利。銀行擠提和倒閉,究竟佔少數,那麽,為何2008 年,英美銀行紛紛出現危機。問題在商業銀行拿存户的錢去再投資,賺錢支付存户的利息,一定要有限度,不能為了銀行股東和高層分紅的利益,像投資銀行那樣挖空心思去「狂賭」。

美國在羅斯福總統上任不到100 天,便通過了Glass-Steagass 法案,制止商業銀行兼營投資銀行的業務,並為銀行存款提供擔保,大大降低銀行舞弊的風險。1999 年,此法案廢止後,美國銀行業變成冇王管,十年下來,他們為所欲為,金融衍生品泛濫成災,終引致2008 年的全球金融風暴。
當前要改革銀行,也只有兩條路,要不是把銀行分拆(break-up),便是,制定法規,管制(regulation)銀行的營運範圍。銀行由於長期收購合併,大銀行的結構愈來愈繁複,到了不能倒閉的地步,分柝就算可行,也很困難,所以經濟學家提出,在不變動銀行結構下,進行調整管制。

管制不外幾個方法,禁止商業銀行兼營股票投資業務,增加銀行的儲備金,一旦壞帳太多,由銀行自身承擔,而不是要由政府動用公帑(納稅人的血汗錢)替他們執手尾,抹屁股。建議商業銀行的成本,由現行的7 % 劇升至25 %。設立消費者金融保護部門,保障那些涉世未深的投資者,蒙受掠奪性的貸款。

銀行界反駁,商業銀行的虧損,有90 %由於不良貸款的拖累,換言之,問題出在貸方的不守信用,沒有理由銀行因此要蒙受限制。英國的蘇格蘭銀行並非投資銀行,便是受累的典型例子。其實英美銀行的虧損,主要來自住宅和商業房地產市場,强制銀行把一定比例的抵押貸款計入帳面,並提高商業房地產貸款所預留的資金比例,不算規管過份。
這方面,加拿大的經驗值得學習,加拿大的銀行體系一體化,自負盈虧亦自身承擔風險,毋須政府伸出援手,可以減少官商勾結。加拿大銀行營運的業務比較保守,激進投資者會覺得乏味,但沉悶有沉悶的好處,就是存戶的利益比較安穩。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