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9/04

知識赤字



網上作者在介紹赫殊(E. D. Hirsch)的「The Knowledge Deficit」(知識赤字)時,講了個小故事,一位學校老師給學生分派的作業,是記一記南美洲所有河流的名稱,大概沒有料到,有個學生的母親是史丹福大學教育學院的院長。院長聽完女兒說話後的頭一個反應:「真笨!」叫女兒除了阿瑪遜河,什麼都不必記,要知道的話,按一下電腦不就行了嗎?

凡事死記,真會把小小的腦袋弄得筋疲力盡;但關鍵的東西還是以牢記為上,我到現在能夠記得北美洲的五大湖名稱,便是有人先把湖名的首字母,聯綴成 HOMES。要不是年輕時把中國的天干地支背熟,現在看中文化學書籍,見到甲烷、乙炔、丙烯…,肯定頭大,而從小讀私塾的老先生說,背誦四書五經,日後對他們鑽研古籍和寫簡練的中文,大有幫助。

照赫殊的說法,美國學童現在的閱讀能力所以差,就是基礎知識不夠寬廣和踏實,他做了個簡單實驗,把學生分成兩組,一組不喜歡棒球,另一組喜歡棒球但學業成績較差,然後兩組同時分析一篇報道棒球賽的文章,看哪一組理解得透徹,結果學業成績差的一組反而得勝,說明背景知識對閱讀能力的重要,基礎不好,複雜的東西便弄不懂。

美國學童的成績不及新加坡、比利時和瑞典,而第10 級學生的閱讀能力,在27 個國家裡排到第15 位,不能不令教育界人士擔憂。 赫殊認為促成這種現象,主要由於形式主義和自然主義這兩種教學理論引起。

他所謂的形式主義,是指學校的任務在教導如何學習,而非學習什麽;如何思想,而非思想什麼;換言之,側重進程而非成果,他們低貶專科知識,認為事實只是訊息。自然主義主張學習應聽其自然,任何不自然的人為取徑和學習方式都應排除,盡可能低調,他們最痛恨對學童心智的填鴨式硬塞,强調個別的成長,尋找自我的聲音。

赫殊反形式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思想,由來已久,20 年前,他便以「The Cultural Literacy」(文化素養)一書振聾發聵,他提出的核心知識(core knowledge) 概念,編基本字彙,在教育界有一定影響力;但正如任何教育理論,都有以偏蓋全的毛病,從通識到專才,是一條艱巨的路,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獨立判斵的能力,才最重要。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