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8/26

庸人自擾


丹麥神學家祈克果(S. Kiekegaard)說:我生命中欠缺的,不在我必須知道,而在我必須行動。當然,每個行動,事前必須掌握起碼知識(就像去爬山前,必須知道爬山繩索堅不堅實,牢不牢固)。要了解我人生的目的,我須要找到對我來說的真理,一定要發現我能夠為之生死的「理念」(Idea)。
但祈克果隨即質疑,為理念而生死,便是真理了嗎?換言之,我們行動之前,必先了解其後推動的理念,但一個人總不能完全依賴思想生活,我們的情感生活呢?

卡繆認定的荒謬世界,只有兩條路可走,要不是面對,便是逃避;逃避的方式,可以是遁世隱居,可以是佛教徒的看破紅塵,人生如渡,當然也包括結束生命的自殺。卡繆反對消極的自殺,建議我們盡可能維護做人的尊嚴,對人生應採用一種傲慢的抗拒態度。
哲學家奈格尔(T. Nagel)認為這是浪漫思想作崇,而且有點自憐。認為世界荒謬,是我們的反思意識使然,警覺到浩瀚的宇宙時空中,人的卑微不足道。

死亡也令我們感悟到做人的局限,人類卻不自量力,企圖去扭轉局限,例如追求長生不老。而且凡事比較,喜賦以嚴肅的意義、美的價值,然後又懷疑價值標準的不確實。

一隻老鼠決不致認為生存荒謬,月亮也從不追究為什麽繞地球的軌道運行,老鼠知道,唯有不停覓食,才得以生存,從不覺得本身只不過是一隻老鼠而自卑。
人與老鼠不同,人有太多的期望和理想,對自己的生活做出全盤計劃,希望在設備完善的醫院誕生,受良好的教育,爭取深造機會,選擇薪優位高的工作,安排有利的投資……,尤喜事事尋根究底,虛心退一步反思,最後是追問人生的意義,其實是在庸人自擾。(2之2)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