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8/16

學校與教育不能混為一談

不少人上下班,都有走段路才去乘地車的習慣,但有誰像編輯蓋利那樣,邊走邊盤算以下這句格言:「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rut and a grave is the depth。」(溝壑與墓穴的分別,只在深度。) 而令他感悟到,遲鈍是歡樂的敵人,單調的生活可以習以為常。令他警覺到,目前的工作無論得到多少樂趣,遭受多少挫折,都不等於他人生的全部。

也許少走段原路,景觀便不一樣。於是,他開始變換走路的方式,橫過街對面,拐個彎,改條途徑。有多餘時間,甚至未抵目的地前,提早一站下車。務使自己的行程不那麼呆板,尋求新鮮景緻。想不到這樣一條令人不暢快的格言,也替他帶來那麼多變化。

格言並非經常勵志,如賀年片和紀念冊裡記錄的温暖話語,振奮人心。有的不乏戲謔成分,有的正面向常理挑戰,有的顛覆傳統價值,有的冷嘲熱諷,甚至尖酸刻薄。這類格言即使不去區分,也不致真正加害我們,不過,決定信奉某條格言為人生圭臬時,就得提高警惕。 如英詩人G. M. Hopkins 的一條:「研究傑作的效應,令我欽佩,並改弦易幟。」即是一種投降主義的表現,一個平庸的小說家,窮一生功力,未必寫出<<戰爭與和平>>這樣的鴻篇,但也沒有道理自動棄權,先交白卷。

蓋利書序引用的警句中,我比較喜歡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温的一句:「我從不讓學校干預或妨礙我的教育。」換言之,千萬不要把「學校」與「教育」混為一談。

替子女選擇名校的家長,儘有師資設備等種種充足理由,有的則純粹為了名校這個「名」字,千方百計把子女插進去,也不磪知程度跟不跟得上。情況彷彿往日香港的中學生,一旦從皇仁或華仁等英文中學出身,便已高人一等。殊不知,這些家長忽略了教育的一個關鍵問題,只有積極主動的學生,才能得到學校的好處,入寳山而空手回的,大不乏人。從學校踏進社會後,人生的教育難道就此中止?受教育是一生一世的事,「社會大學」其實比正統教育多姿多彩。

20 世紀科技對教育事業最大的功臣,毫無疑問是國際互聯網的誕生,今天,如果不願去學校上課,光是對着電腦進修,知識難道就比不上天天上學出席的學生?除非一定要用知識去換取一紙文憑,來証明自己的學位資格。有種說法,有了文憑,找工作較容易,我自己上「社會大學」的體驗,大部分工作,即使不全靠人事關係,也都先得到朋友通風報信的關照。(4之2)

今天,要擔憂的,是個人有沒有時間讓腦袋裝載那許多東西,懂得了這些束西後,能否派得上用場,生活得更豐盛,而不是害了脊椎病。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