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.

2009/07/19

稚拙畫家 Seraphine


3 月初在此地報章介紹了法國電影「Seraphine」(台灣譯<<花開花落>>),此片榮獲去年最佳影片、編劇、攝影、女主角(Yolande Moreau)等7 項凱撒獎(相當於荷李活的奧斯卡金像奘),現在終於看到了原片。比利時的尤蘭達摩露,演一個無師自通的女畫家莎夏芬路易,莎夏芬的父親是個鐘表匠,母親是個牧羊女,出身貧困又早孤,從沒受過正規的美術訓練。她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,視繪畫是對聖母的奉獻,人家替她跟作品拍照,她也要目光向上,認為藝賦來自天主,她甚至把聖母像都塗上粉紅色。

我們初見她時,她是個身裁有點臃腫的中年婦人,替人當女傭,洗鍋擦地板,只利用工餘時間創作,毫不起眼。自然界的花草蟲鳥和教堂的彩玻璃窗,都給了她不少靈感,她畫的多是花卉之類的靜物畫,風格粗獷,上世紀初的美術品味,對原始藝術讚賞有加。

記得台灣有個叫洪通的民間畫家,他所繪的色彩强烈的畫,也屬於這類稚拙藝術(Naïve Art),此處的naïve 源自法文naifs,並無貶意。稚拙畫家,各據一方,各自為政也各有淵源,不受流行畫風影響,往往從獨特的觀察角度和不受成規的構思出發,又多從日常生活中取材,有的描繪細致。

即使這樣,要不是她主人家來了個新房客,她可能被埋沒居住的小鎮Senlis。正由於受到德國畫評家兼收藏家威廉烏達(W. Uhde) 的賞識和鼓勵,她才對繪事孜孜不倦。莎夏芬起步遲,被發現時已40 多歲,第一次大戰不久爆發,法德是交戰國,烏達不得不回國,他曾替當時另一位稚拙畫家亨利盧梭(H. Rousseau) 的叢林畫開過畫展,對莎夏芬卻愛莫能助。

戰時那種艱困境況,莎夏芬餓得連麵包都沒有着落,始終沒有放棄繪畫。從前她就用過泥土、獸血和教堂的融燭,自製顏料。戰後兩人重逢,他一如既往支持她,莎夏芬又創作了一批更熟練的畫,可惜,好景不常,又逢上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,烏德自身難保,又受到同性戀人去世的打擊。畫家的神智也愈來愈迷糊,大事揮霍,以前,她已經喜歡對着花草蟲鳥喃喃自語,唱聖詩,現在繪畫時吶喊和呻吟並作,甚至穿了婚紗沿門分發銀器。晚年在精神病院度過,最後是搬了張椅子坐在大樹下。

此片導演 Martin Provost 從容不逼展述莎夏芬的下半生,影片自成韻律,開始時交代的生活細節,有點煩瑣,看時需要耐性,其後便漸入佳境,尤其看到她牆紙般稚拙味十足的畫作,正如其中一位觀賞者的評語,她的花草樹木有種流動感覺,只是沒有梵高旋轉的陽光那麽耀眼。

我的網誌清單